在环境温馨、设计精致的图书馆自修室自习,在舒适敞亮、功能多样的智慧教室上课,在干净卫生、菜品众多的“网红”餐厅品尝美食,在整洁有序、使用便捷的快递驿站收寄快递,课后在上理“最美一隅”走一走、逛一逛……
十年来,上理工不仅在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,在校园面貌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将校园逐步打造成师生们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、更乐学乐教的美好家园,让“沪上最美校园”不仅美在建筑,更因校园可漫步、建筑可阅读、文化可触摸而美在每位师生心里。
上海理工大学俯瞰图
“高颜值”提质升级,百年校园环境焕发新活力
“这就是别人家的学校啊!上海理工大学的夜景也太美了吧!”……为了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,营造一个更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,2021年学校积极推进校园“点亮工程”,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对校园路灯、景观灯的优化改造方案,让上理校园的夜晚更亮也更靓。十年来,像“点亮工程”一样升级校园环境的举措还有很多,学校不断加大对已有建筑、设施的修缮改造,实现老房子换新、旧装备升级,打造绿色校园、智慧校园,“高颜值”的提质升级让百年校园环境焕发新活力。
校园夜景
“毫不夸张地说,这十年是上理工历史上基础建设投资最大的十年,也是校园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。”基建处处长魏林感慨道。十年来,学校持续、全面优化办学基础条件,修缮项目87项,累积建筑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;包括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基地(现为先进制造技术大楼和光电大楼)、第六期学生公寓、军工路334号校区(南校区)新建一期工程、军工路516号校区、第七期学生公寓等,学校已竣工和在建工程的总建筑面积近34万平方米。后勤管理处处长谢金平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:“通过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,新增床位数4100个,大大缓解了学生住宿紧张问题;学校每年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宿舍修缮,持续推进洗浴、洗衣进楼工程,不断改善学生住宿条件;此外学校还克服电力扩容、资金筹措等困难,通过三年分步实施,实现了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全覆盖。通过这些举措让住宿更加舒适、便捷、温馨。”
刚刚落成的第七期学生公寓
修缮一新的第一浴室
军工路1100号校区效果图
大工程加速推进的同时,囊括师生生活幸福细节的升级工程也在逐步完善。装修一新的阅餐厅、烘焙坊、快递驿站、公共浴室,让师生吃得更多样、生活更舒适;南北校设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、横跨海安路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,让师生校内外交通更低碳、更便捷;“海绵校园”建设、地下给水和雨污水管道改造让美丽校园更有韧性……这些提质升级的系列工程,让师生校园生活有了更多的获得感,让百年校园焕发新活力。
军工路校区南区“双色大道”登上热搜
“个性化”泛在学习,打造智慧教育时代的育人环境
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,学习逐步脱离时空的限制,学习方式也发生着随时可沟通、可互动的创新改变,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个性化泛在学习也逐步被大家所认识。
学校超前布局,2019年将第一教学楼改造成为智慧教室,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,使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,也将老师们从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解放出来。尤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智慧教室发挥了重要作用,教室内部配置的实时录播系统、交互大屏与远程物联设备等,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空间和技术支撑,确保了“停课不停教”“停课不停学”。2020年暑期,学校又在卓越楼和国合楼建设了新的智慧教室,截至目前,学校智慧教室已达155间。加上正在维修的第四教学楼和2023年年底新建成的第三教学楼,主校区不仅将告别教室紧张、排课困难的尴尬局面,智慧教室也将迎来大幅扩容,将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赋能。
智慧教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坚实支撑
作为一所应用研究型大学,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工程素质、应用能力、创新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近年来,学校对增材制造粉末制备实验室、纳米工程科学与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进行了细致的升级改造,为师生科研提供更加良好的实验环境。为深入推进卓越工程教育,学校致力建设纳米光子学创新实验室、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实验室、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提升师生创新策源能力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。
中德学院搬迁至军工路校区南区后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
此外,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方面,学校注重完善公共实验教学体系,新组建的公共实验中心成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基地,同时还通过课程优化、资源整合、队伍培养等为学生搭建综合性的创新实践平台,我校学子在中国机器人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、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公共实验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学生创新创业注入动力。
供稿:新闻中心
文:张炜、董真
文章引自:
https://www.usst.edu.cn/2022/1021/c897a51101/page.htm